10、墨西哥香辣蠕蟲小吃 這種嘎吱作響的蠕蟲美味是烘焙而來,它在諸如燒烤、切達奶酪以及墨西哥調(diào)味品中流行起來?,F(xiàn)在這種美食已經(jīng)風靡全球,在泰國也極受歡迎,這些甲蟲是去殼的,它們可以炸可以烤。它們的味道和扇貝的味道有點類似。 11、巨型水甲蟲 在泰國,這些甲蟲是去殼的,它們可以炸可以烤。它們的味道和扇貝的味道有點類似。 12、紡織螞蟻卵 在泰國,紡織螞蟻卵每年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去收集。而且它的收集過程非常耗時,也是一項相當艱苦的工作。這些卵不僅體型巨大而且黏糊糊的。在食用之前必須徹底煮熟。 13、巧克力裹的巨型蟻 這些巨型蟻王切葉紋蟻被裹在比利時巧克力之中。它們的味道類似堅果,據(jù)說,它們可以提升免疫系統(tǒng),而且給食用者補充額外的能量。 14、辛辣巨型小蟲糊 這種蘸醬包含搗碎的巨型深海怪蟲,里面摻雜著調(diào)料以及紅辣椒??梢杂盟鼇碚耗鞲缬衩追蹐A餅,糯米以及其它你喜歡的任何可食用的昆蟲。 15、粉蟲 黃粉蟲的幼蟲是西方世界食用的僅有的幾種昆蟲之一:它們在荷蘭飼養(yǎng),供人類食用(以及作為動物飼料),部分原因是它們在溫帶氣候中茁壯成長。粉蟲的營養(yǎng)價值很難被超越:它們富含銅、鈉、鉀、鐵、鋅和硒。就蛋白質(zhì)而言,粉蟲還可以與牛肉相媲美,但含有更多數(shù)量的健康、多元不飽和脂肪。 16、可樂豆木毛蟲 可樂豆木毛蟲——皇帝蛾的幼蟲階段——在非洲南部地區(qū)很常見。在該地區(qū),收集可樂豆木毛蟲是收入數(shù)以百萬美元計的行業(yè),女性和小孩通常做收集蟲子的工作。毛毛蟲向來是在鹽水里煮,然后曬干;曬干后不用冷藏可以保存好幾個月,令其成為困難時期重要的營養(yǎng)來源。幾乎沒有蟲子會比毛蟲更有營養(yǎng)了。 17、蝽科昆蟲 它們的名字肯定不會讓其具有美食吸引力,但蝽科昆蟲(半翅目)在整個亞洲、南美洲和非洲被食用。這種蟲富含多種重要營養(yǎng)成分,包括蛋白質(zhì)、鐵、鉀和磷。因為蝽科昆蟲會釋放臭味,它們通常不會被生吃,除非先將頭部摘掉。摘掉頭部可以去除掉產(chǎn)生臭味的分泌物。它們會被烤著吃、泡在水里,或是曬干。 18、木蠹蛾幼蟲 在澳大利亞的土著人中,木蠹蛾幼蟲是膳食的主要成分。當生吃時,這種幼蟲吃起來像是扁桃仁;當在熱碳上稍稍烹飪一下,其皮膚變得像是烤雞般酥脆、美味的口感。 |
精彩評論